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赋能高血压药物研发,爱思体内模型平台助力药物精准评价

高血压 高血压药物 爱思
05/21
18

引言

2025年5月17日,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的余温未散,这个由世界高血压联盟创立的全球健康行动日,今年以"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为主题,再次将聚光灯投向这个无声的"心血管杀手",强调科学监测与规范管理对延长健康寿命的价值。


一、
高血压现状与危害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是全球首要可预防死因,分为原发性(90%-95%)和继发性(5%-10%)。未控制的高血压使心梗、脑卒中风险分别增加50%100%2019年全球患者达13亿,仅21%实现有效控制,中国成人患者2.45亿,控制率仅16.8%[1]

二、
发病机制

核心机制包括神经内分泌失调(RAAS过度激活、交感神经兴奋)、血管功能异常(内皮损伤、动脉硬化)、钠代谢失衡(遗传性排钠障碍)。此外,继发性机制(如肾脏疾病引发水钠潴留、内分泌肿瘤导致激素异常分泌)进一步推动血压升高[2]。见表1

1. 高血压发病机制(信息来自文献及网络信息,由爱思益普整理汇总)

三、
治疗策略与药物

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的是有效降低血压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当患者血压≥160/100 mmHg者立即启动药物治疗;140-159/90-99 mmHg者若属中/高危人群直接用药,低危者经4-12周生活方式干预未达标后用药;正常高值(130-139/85-89 mmHg)的高危/很高危者也需直接药物干预。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需基于患者个体特征及合并症进行精准选择。目前临床常用降压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钙通道阻滞剂(CCB)、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十余个类别。每类药物通过特定分子靶点调节血压,并在疗效、不良反应及适用人群上存在显著差异。为系统呈现各类药物的核心特征,本文总结高血压药物分类、代表药物、作用靶点、机制及常见不良反应,详见下表2

2. 高血压临床药物(信息来自文献及网络信息,由爱思益普整理汇总)

CCBCalcium Channel Blockers,钙通道阻滞剂 。

ACEIAngiotensin -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RB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s,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 。

ARNIAngiotensin Receptor - Neprilysin Inhibitors,血管紧张素受体 - 脑啡肽酶抑制剂 。

四、
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尽管现有高血压药物在降低血压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诸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控制率不足21%,中国达标率仅为16.8%,治疗依从性差是重要制约因素,这与药物副作用(如ACEI干咳、利尿剂代谢紊乱)及部分患者需每日多次服药密切相关。特殊人群治疗尤为棘手:约10%-20%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对三联疗法(联用三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控压)无应答,肥胖相关高血压及亚洲高发的盐敏感性高血压缺乏针对性治疗手段,夜间血压控制不佳显著增加靶器官损害风险[3]。此外,现有药物对心肾血管的长期保护存在局限,如传统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易引发高钾血症,导致慢性肾病患者应用受限;多数药物难以逆转动脉硬化或抑制心肌纤维化进程。开发兼具强效降压、器官保护及代谢调控作用的新型药物,成为突破当前治疗瓶颈的关键方向。
五、
药物研发新趋势

高血压新药研发呈现多元化靶点突破与个体化治疗趋势。当前热点集中在四大方向:

(1)醛固酮通路调控,如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Lorundrostat和Baxdrostat,前者在顽固性高血压中展现显著疗效,但后者存在试验数据矛盾需验证;

(2)上游干预血管紧张素原的RNA疗法,以siRNA药物Zilebesiran为代表,单次皮下注射可维持6个月降压效果,突破传统服药模式[4];

(3)代谢调节路径,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通过减重和多重机制实现协同降压,在肥胖相关高血压中潜力突出[5];

(4)利钠肽系统激活剂如XXB-750,兼具降压与器官保护功能。此外,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普昔腾坦获批用于肾病患者,射频消融术(RDN)则开辟器械治疗新路径。

未来研发将聚焦生物标志物指导的精准用药,结合患者病因特征(如醛固酮异常、肥胖等)匹配最佳疗法,但需更多临床数据验证长期效益与安全性。这些创新药物通过长效作用机制(半年单次给药)和靶向干预策略,有望大幅提升治疗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

六、
临床前动物模型

高血压动物模型是研究高血压病理机制、药物筛选及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工具。根据造模原理和方法,可分为遗传性模型、手术模型、药物诱导模型、基因工程模型及特殊类型模型。详见表3

3. 高血压动物模型(信息来自文献及网络信息,由爱思益普整理汇总)

七、
爱思益普临床前高血压动物模型能力及案例分享

🔎设备仪器

爱思益普北京药理学中心拥有CODA血压仪和PowerLab电生理仪(图1),可分别进行无创及有创血压检测

1. CODA血压仪和PowerLab电生理仪

💬案例分享

与对照组(vehicle)相比,给予NTB-XDS-0643高剂量后,3 h时收缩压显著下降;在给药后123 h三个时间点,NTB-XDS-0643高剂量组舒张压均显著降低;给药后23 h时,NTB-XDS-0643高剂量组平均动脉压亦显著降低(图2 A-C)。与vehicle组相比,NTB-XDS-0643高剂量组在给药后2 h时的Δ收缩压、Δ舒张压及Δ平均压均显著降低(图2 D-F)。上述结果表明,NTB-XDS-0643高剂量对SHR大鼠具有明确的降压作用。

2. 化合物NTB-XDS-0643SHR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A:收缩压;B:舒张压;C:平均压;D: Δ收缩压;E: Δ舒张压;F:Δ平均压

数据表示为Mean ± SEMn=6*p<0.05 VS vehicle by Two-way ANOVA

(上述为我司部分高血压模型数据展示,如需了解更多模型及数据请与我司联系)

爱思小结

随着AI靶点筛选与多组学技术的深度融合,高血压药物研发正迈向"精准预测-高效验证"的新阶段。爱思益普打造"靶点筛选→体外药效→成药性评价→体内模型"一体化平台,实现从机制探索到临床前评价的全链条赋能。聚焦难治性高血压与器官保护需求,我们以高临床吻合度模型与智能分析平台,助力突破药物研发瓶颈。


参考文献:

1】余振球,李治菁.找专科特点,抓诊疗关键,高质量推进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发展——《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J].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2025,33(02):105-110.DOI:10.16439/j.issn.1673-7245.2025.02.003.

2Majumder K ,Wu J .Molecular Targets of Antihypertensive Peptides: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Based o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Hyperten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4,16(1):256-283.

3Arvanitis V L ,Mewaldt C ,Krawisz A , et al.Approach to Resistant Hypertension: A Review of Recent Pharmacological Advances[J].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24,27(1):6-6.

4Desai AS, Webb DJ, Taubel J, et al. Zilebesiran, an RNA Interference Therapeutic Agent for Hypertension[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3, 389(3): 228-238. DOI: 10.1056/NEJMoa2208391.

5Jarade C ,Zolotarova T ,Moiz A , et al.GLP-1-based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resistant hypertension in individual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a review.[J].EClinicalMedicine,2024,75102789.


公司介绍



关于爱思益普

北京爱思益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成立,专注于从靶点发现验证、先导化合物筛选、优化到临床前候选分子阶段的创新药一体化生物学服务平台,在肿瘤,免疫,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等疾病领域的生物学和药理学研究技术,打造创新型CRO+的探索者。爱思益普关注新药研发企业对质量、速度、效率和成本的需求,用专业的技术和高效的沟通帮助客户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同时支持国家“产学研”战略,桥接科研、临床和企业,提供全面创新型生物学技术支持与合作。

爱思益普建立的技术平台包括:
1. 基于靶点的药物筛选平台:建立了超过120种离子通道,160多种GPCR,超过1200种激酶和酶学靶点以及40多核受体筛选细胞系及验证方法,自研纯化了400余种高纯度靶标蛋白并通过活性验证测试,构建500余株耐药株、报告系统、稳转和基因编辑细胞系,涵盖了大部分成药性靶点。
2. 体外和体内药效筛选评价平台:包括肿瘤免疫,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基于细胞、组织或动物模型的药效学评价。
3. 早期成药性筛选评价平台:包括早期ADME和PK研究,早期药物脱靶效应筛选(hERG,safety panel,激酶谱等)可支持小分子、抗体、ADC、PROTAC、小核酸等不同类型的药物筛选及生物学服务支持。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