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高·见|维眸生物沈旺博士:中国眼科需要的是比同类超前的创新

JAK 沈旺
02/28
157

▲ 高特佳行业研究专刊《高·见》第十三期正式发布,报告《三明医改再迈新步伐,深入解读对中国医疗系统的重塑和影响》全面分析三明医改实践,探索中国式医疗保障制度。


在创新药研发这片厮杀正酣的红海,眼科赛道犹如裂隙透光般显露出突围之势——即便JAK抑制剂此类已“卷”成螺旋的靶点,科研人员仍催生出令人振奋的临床新芽。

高特佳生态圈成员维眸生物自主研发的非激素靶向抗炎JAK1/TYK2抑制剂VVN461,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2024年12月,VVN461治疗术后炎症美国临床II期研究达到临床终点,这是全球范围内将JAK抑制剂运用于眼科抗炎领域的首次突破性创新。随后的2025年1月,维眸生物再度宣布,VVN461治疗前葡萄膜炎中国临床II期研究也达到临床终点。

面对潜在FIC的名头,维眸生物创始人沈旺博士在接受同写意采访时,表现得意料之中。

沈旺博士认为,中国眼科市场长期以来由外资企业主导,公开数据显示,诺华、参天制药等,在中国眼科药物市场占据60%-70%的份额。而当下中国眼科领域已迎来展现自身实力的重要时刻,凭借科技创新与技术积累,在全球眼科舞台上发出属于中国的声音。

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现状是,尽管不像抗肿瘤那样受到众多MNC和Biotech的青睐,眼科药物的盘子却不容小觑。据预测,2025年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40亿元,2030年将达到1166亿元。但想从中分一杯羹,就需要玩家交出差异化的答卷。

成立于2016年的维眸生物,逐渐确立了专注眼科创新药的主要目标。沈旺博士相信,中国眼科创新药公司想要走出来,唯有创新,比竞争者超前几年的创新。


沈旺博士|维眸生物创始人,CEO


1

打造FIC之名


VVN461是维眸生物多年努力的一项核心成果,并且正将眼科炎症治疗带到新的高度。


全球范围内,沈旺博士和团队实现了将JAK抑制剂运用于眼科抗炎领域的首次突破性创新。临床数据上看,VVN461是高活性高选择性的第四代JAK1/TYK2双靶点小分子抑制剂,拥有清晰的抗炎机理,最重要的是,它是非激素类创新药。


长久以来,激素眼用制剂是治疗眼部炎性反应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可以快速有效控制眼科炎性反应和病情(包括手术后炎症)。


但激素类药物存在众多缺点,以现有已上市的激素眼用制剂如地塞米松、泼尼松龙等来看,其成分多为传统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可能导致~20%的病人眼压升高,引发激素性青光眼、激素性白内障等并发症,而且会诱发或加重感染。


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这类问题尤为突出,存在较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环氧化酶抑制剂类非甾体抗炎药的抗炎效果不够强,并偶有角膜融化严重副作用。”沈旺博士告诉同写意,研发一种既拥有堪比激素的抗炎效果,又具备较高安全性,避免激素类副作用的新型抗炎药物,是眼科创新药领域的潜在突破点。


受限于眼用制剂技术开发能力,目前我国非激素眼用制剂市场主要由进口产品主导,该细分市场近十年无新产品上市。维眸生物VVN461出现,有望弥补这一空白,成为首款本土创新非甾体类抗炎药滴眼液。


在治疗术后炎症美国临床2期研究II期临床试验中,维眸生物评估了VVN461在接受常规单侧白内障手术后治疗病人术后炎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美国10个临床中心共入组91名受试者,主要疗效终点为第14天时受试者眼球前房细胞 (ACC) 为0级的比例,两个剂量的治疗组均展现出明显的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另外在次要终点和探索性终点的观察上,治疗组在前房闪辉和缓解疼痛方面展现出显著疗效,具体疗效在用药后第3天就可以显现。


此外,在VVN461在非感染性前葡萄膜炎中国临床2期研究中,同样观察到了VVN461在抗炎领域上的重大潜力。这项研究在中国10个临床中心共入组86例受试者,随机分配至低浓度VVN461组、高浓度VVN461组及现有临床标准治疗的百内特糖皮质激素组。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剂量的VVN461在统计学上均达到非劣于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的目标,甚至高剂量组展现出了优效于糖皮质激素的惊人药效。


对此,沈旺博士形容这些临床结果为“令人雀跃”,说明眼科抗炎领域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非激素眼科创新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长期治疗选择,尤其是慢性眼病患者、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福音。


沈旺博士坦言,外用眼科药物开发过程中,制剂的开发尤为重要。具体到维眸生物,如何为小分子设计一个合适的制剂,既能保证小分子的含量,又能保证疗效和安全性,是关键的问题。同时对于眼表滴眼液,舒适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正常滴入眼内的小分子药物,对药物浓度要求特别高,同时,也要容易被眼表组织吸收,通常情况下,滴入眼睛内的液体药物,有效体积只有约10微升,被眼睛组织吸收的药物不到滴入药物10%的量,这让制剂的选择更为重要。”沈旺博士告诉同写意。


维眸生物利用数年时间,在知名眼科制剂专家夏尔宁博士的领导下,开发建立了制剂研发体系,彻底解决小分子活性和浓度的问题。沈旺博士说,这也是维眸生物能走在行业前列的主要成果之一。


VVN461能在低纳摩尔浓度时抑制IL-2引发的炎症反应。兔子滴眼药物动力学实验发现,VVN461能穿透角膜,在结膜、角膜、虹膜、睫状体、巩膜和脉络膜等组织中有广泛的分布,这全都得益于制剂的开发。


未来,维眸生物计划将制剂研发的能力作为发展的主要突破口,来追寻“超出竞争者几年”的创新。




2
从眼表,到眼底

如何做到“超出同类几年的创新”?沈旺博士的观点是,实现中国眼科药物从眼表到眼底的过渡,乃重中之重。


“中国和美国眼科药物研发最大的差异点在于,美国更专注眼底药物的研发,而中国则聚焦在眼表药物。这一现象可能因创新研发力度不足导致,但无论如何,从眼表到眼底才是中国眼科药物实现增量的途径。”沈旺博士告诉同写意。


对于眼底药物,中国市场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一方面,患者数量庞大。中国视觉损伤人数由1990年的2683万上升至2019年的5928万,其中,眼底疾病如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水肿患者数量众多,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另一方面,本土的治疗率低。2017年国内老年黄斑病变整体用药渗透率仅为5%,但随着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2017年纳入医保,预计未来几年的渗透率将大幅上升,市场潜力巨大。这说明,仍有大量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从现有情况观察,市场流通的治疗眼底疾病的药物主要为抗VEGF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病情进展,但部分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佳,存在个体差异,且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


沈旺博士表示,如今的研究已经发现VEGF药物的缺点,如眼内黄斑区发生不可逆的纤维化,这导致VEGF药物疗效无法持续下去,这让该类眼底药物的长期疗效面临巨大的挑战。


另外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水肿病变的病人,约有40%的病人无法从VEGF药物中得到缓解。因此,维眸生物也设立了下一步的目标,在发展眼表药物的同时,将产品管线和创新力度向眼底疾病药物渗透。


不过这一过程并不容易,眼部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屏障使得药物研发面临诸多挑战。


比方说,角膜对药物的通透性有严格限制,药物需要具备合适的分子量、溶解度和脂溶性等特性才能穿透角膜到达眼内作用部位。但对视网膜部位的疾病,眼表滴眼给药很难达到治疗效果。因此维眸也开发了数个眼底药物递送平台,达到药物在视网膜长期达到有效浓度。


同时,眼内环境复杂,药物在眼内的分布、代谢和消除过程与其他组织有很大差异,这要求研发过程中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进行深入研究。


但沈旺博士满怀希望。在克服了眼表药物制剂的限制后,维眸生物将有机会突破眼底药物研发的层层壁垒,再次做到把创新先人一步——不去追赶潮流,而是引领潮流。




3
谦虚做药


基于老龄化逐年严重的这一现实,中国眼科药物的前途还是光明的。


“国家也对眼科发展寄予了不少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眼科医疗行业的发展。”沈旺博士分析,诸如《“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推动下,更多属于眼科创新药的发展空间将会出现。


对此,沈旺博士给维眸生物设下的目标则十分朴素——谦虚做药。


但是融资环境遇冷也是无法忽略的现状。沈旺博士承认,作为一家创新药研发企业,资金是研发推进的重要动力来源。然而他并不悲观。


“在现有资金环境下,我们应该采取‘战略收缩、战术扩张’的策略,集中资源推进核心管线的临床进展,争取以更高效的方式获得临床结果,尽快实现产品上市。”沈旺博士补充说,当前的资本环境虽然充满挑战,但也为真正具备技术实力和战略定力的企业提供了机遇。


属于me-too药物的时代机遇已经过去了,它也并非维眸生物的目标——沈旺博士给自己和维眸生物设下的期许是差异化布局和努力创新。


维眸在VVN461之外,还在干眼症、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慢性鼻炎等适应症上布局丰富产品管线,在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临床需求的同时,也为维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提供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同时沈旺博士深知,单纯的追赶只会愈发被动,融资和市场都会陷入内卷的恶性循环,所以一定要走到市场第一梯队,才有登上牌桌的资本。



维眸生物是专注于眼科治疗领域的临床阶段创新药公司。公司由国际一流的眼科药物研发专家团队组建,已经建立起独特的眼科创新药研发平台,自主研发的多个创新药产品已经或即将进入临床阶段。


VVN461是维眸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非激素靶向抗炎创新药物,也是全球范围内将JAK抑制剂运用于眼科抗炎领域的首次突破性创新,拥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第四代JAK1/TYK2双靶点小分子抑制剂,通过清晰的抗炎机理,并借助公司专有技术平台“快闪透粘膜药物输送平台(FTDS)”开发的高端复杂制剂,实现在眼表的高效递送和优异的治疗效果。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VVN461滴眼液在血浆中暴露低,说明VVN461滴眼液在局部发挥抗炎作用的同时全身系统性毒性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于高特佳投资


2001年高特佳投资在深圳成立,率先在业内提出“主题行业投资”的投资模式,专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以战略性股权投资为主导,覆盖VC、PE、Pre-IPO以及并购的全投资阶段。拥有国内为数不多的深度聚焦医疗健康赛道的专业投资团队,构建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生态平台,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疗健康投资机构。

高特佳投资资产管理规模超230亿元人民币,医疗健康产业基金35支,先后投资医疗健康企业超110家,并推动了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康方生物等37家企业成功上市。高特佳投资业务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在深圳、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建立运营中心,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优秀医疗健康企业,为全球资本和医疗企业开拓发展新机遇,协助创业者成就伟大企业。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
    • 2025年5月tyc7111cc太阳成集团健康投融资&交易月报
      2025-05-31
      20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